奇书网 > 国魂 > 第六百七十六章 苏台德

第六百七十六章 苏台德

最新网址:www.qishuta.org

    面对愈演愈烈的欧洲局势,在华盛顿,罗斯福却很关切。

    他生怕这类会谈只会拖延必不可免地要爆的战争的时日。于是,在一次内阁会议上,他哀叹英国相竟“不惜一切代价祈求和平”,并尖酸刻薄地对哈罗德.伊克斯说,很明显,英法两国是要使捷克人陷入困境,然后再“洗掉他们之背叛者手上的血迹”。

    周末尚未结束前,英内阁内部也出现了反对张伯伦的情绪,但他坚持己见。美国驻英大使约瑟夫.肯尼迪给相送去一份具有预兆性的报告——这份报告系著名的飞行家查尔士.林德堡根据不久前他视察德国空军所获材料写成的,说明德国空军力量雄厚。与肯尼迪一样,张伯伦也感触尤深。同时,由于备战极差,英国便只好继续采取绥靖政策。

    9月18日,张伯伦对达拉第率领前来英国讨论这一问题的代表团说:“必须将部分领土割让给德国。但是,我们很难将捷克斯洛伐克拦腰砍开,除非捷克政府自己承认有必要进行边境调整。”

    达拉第同意,只要向捷克人施加些小的“友好的压力”,他们便可将“苏台德地区的某些部分”割让出去。与此同时,应向捷克人说明,对割让后余留的地区会有某种国际保证,德国必须参与这种保证。张伯伦先是犹豫不决,会谈中间休息结束后,便同意了。法国人回家后仍心惊肉跳,但张伯伦却自鸣得意。“前途虽尤多焦虑”,他在给妹妹的信中写道,”但最使我焦虑不安的事情已不复存在了,因为我觉得没什么可斥责自己的。相反,时至今日,事态是沿我所需要的途径展的。”

    但是与此同时,还有一件不愉快的工作要做:告诉捷克人必须将苏台德割让出去。

    次日午饭后,当英国公使将这一建议通知贝奈斯总统时,贝奈斯大受震动,起初竟拒绝讨论此事。英公使巴塞尔.牛顿爵士虽觉难堪,但仍着重指出,他必须尽批准,因为张伯伦拟在48小时内与希特勒重开会谈。

    贝奈斯愤怒地指责说,他的国家已被抛弃。他说,事实证明,他业已得到的保证仅是一纸空文。他惧怕的是,所提出的解决办法并非就此了结,而只是希特勒最终统治捷克的一个阶段。贝奈斯虽有这话在先,牛顿却向国内汇报称,他认为,贝奈斯“更趋于接受而不是拒绝,对有助于他向他的人民说明为何要接受的理由,他都听得进去”。

    星期一,张伯伦整天都在焦急地等待答复;45分钟后,捷克外长克罗夫塔告诉牛顿,他的政府拒绝接受英法两国的建议。

    然而,片刻后,捷克总理霍德查却又将法国公使召去。他请求拉克瓦让巴黎封电报前来,声明若生战争法国将退出条约。“这是拯救和平的唯一办法”。他说。他向拉克瓦保证,他这一行动是得到贝奈斯应允的——这是谎言。

    拉克瓦立即将这一消息电告巴黎;牛顿也将其电告伦敦。

    在电文中,牛顿建议由哈利法克斯出面,向贝奈斯出一份哀的美敦书,叫他“立即毫无保留地”接受英法建议,“否则,英国政府将不再关注这个国家的命运。”

    虽然夜色已深,哈利法克斯仍立即赶赴唐宁街1o号。午夜后,他回到外交部向牛顿出指示,让他叫贝奈斯重新考虑,否则张伯伦将推迟或取消与希特勒的第二次会晤。

    凌晨2时,在他的法国同事的陪同下,牛顿来到赫拉德欣宫晋见捷克总统。处在时睡时醒中的贝奈斯被叫起来,一听到拉克瓦的话,“便如遭大棍所击”,立时瘫了,眼泪夺眶而出,一阵震惊后,被出卖了的贝奈斯答应中午给予最后答复。

    次表示接受英法建议的话是从霍德查口中传来的。他拐弯抹角地通知牛顿,捷克的答复是肯定的,有关此事的正式答复将尽快交给他。但辩论一直延续至黄昏。其时,牛顿和拉克瓦两人被双双召至外交部。这两位公使各自拿到一份照会,该照会说,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难过地”接受英法两国的建议。

    当晚,贝奈斯政府表公告,宣布投降——这给许多西方人带来了耻辱。公告说:

    “凭友邦可能给予的援助,我们曾作出答复。但是,一旦有可能遭武力压服的问题出现时,很明显,欧洲危机之性质已趋于严重。因此,友邦提出忠告,我们须作出牺牲,购买自由与和平,这也是他们无力相助所致...............共和国总统及我国政府已无其他选择,因为我们已孤立无援...............”

    通过代理人,希特勒又赢得了一次胜利。

    次日上午,9月21日,张伯伦在登机前对记者说:“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圆满解决是加强英德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的主要前提;而它又是欧洲和平的无可争议的基础。本人的目标是欧洲和平,我也希望此行能打开通向欧洲和平的道路。”

    此次,两国领导人将在莱茵河上的戈德斯堡浴场会晤。相的座机在科隆着陆时,前来迎接的有当地的要员。机场上还有仪仗队;冲锋队乐队高奏《上帝拯救国王》。仪式完毕后,英国人乘车来到下榻地彼得斯堡旅馆。这家旅馆位于河对岸的山上,与戈德斯堡隔江相望。希特勒常于喝咖啡时间来此旅馆。对它周围的景色赞不绝口。此次,他将英国客人安排在此处下榻。目的是要让他们对德拉申弗尔斯乡间的奇风异景产生印象;再者,若沿莱茵河溯江而上不到5o英里,便是传说中的女妖大石的所在地。

    从阳台上望去,张伯伦可望见隔江的德莱森旅馆;次会谈将于下午5时在这里举行。半晌后,他乘着车子沿陡峭的山路来到江边,换乘渡船。江两岸站着数以万计的看热闹的人们,他们聚精会神地看着江中的小船。此情此景使汉德逊不禁想起大学划船比赛。

    德莱森旅馆座落在西岸。张伯伦一行上船后不一会儿便到了。希特勒历来是个和蔼的主人。他先询问的是彼得斯堡的住房是否舒适。但是,在会议室内铺着羊毛地毯的长台前刚一坐定,他们便谈正事了。张伯伦一开始便历数了他和法国人从捷克人那里好不容易争到的种种让步。在将领土移交的全面而复杂的计划作了扼要说明后,他提到了英法两国向捷克所作的保证。说完,他便往椅背上一靠,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似乎在说:“这5天来,本人的工作够出色了吧?”

    令施密特奇怪的是,希特勒平静地、几乎后悔地回答:“本人非常抱歉,张伯伦先生。我不能再与您讨论这些事情了。经过近日来事态的展后,这种解决办法已行不通了。”

    相唰地站了起来。施密特注意到,相的浓眉下的和蔼的

    眼睛,放射出愤怒的光芒。他怒气冲冲地喊道,我不明白!这种解决办法完全符合元在贝希特斯加登提出的要求。

    希特勒支支吾吾,诡称在波兰和匈牙利所提要求得到的满足前,无法与捷克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他将英法提议一一予以反驳,并断然要求’“从此”德国便占领苏台德。

    张伯伦回答说,希特勒的这种态度既令他失望又令他摸不着头脑。这是个崭新的要求,远远过了希特勒在贝希斯特加登所提的要求。他二次访德所带来的计划足以满足元的一切要求;而他这样做是用其政治生涯冒风险的。此时,艾.冯.寇克派特里克爵士递给相一张条子,上面说,德军已在埃格尔跨过了边界。张伯伦马上抓住了这点。他说,这种事情的生双方都不可避免。他敦促元与他一起“不遗余力地、有秩序地、和平地将问题解决,勿让枪击和事故扰乱和平工作”。他问,希特勒有什么建议能使他们在原则上达成协议?

    回答令张伯伦凉了半截:德军立刻占领苏台德,疆界日后用公民投票办法决定。由于这一要求几乎意味着捷克的彻底投降,两人便唇枪舌剑地交锋。舌战了好一阵子后,埃格尔又传来消息——是给希特勒的——说,有12个德国人质已被枪决。结果,用不着说,希特勒又大议论,说捷克人如何的极度不公平。接着,他誓说:“如果布拉格受布尔什维克的影响,人质继续被枪决,他便立即进行军事干涉。”

    会谈进行了3个小时,彼此不欢而散,但又约定明日继续会谈。

    在渡过莱茵河,乘车上山回旅馆的途中,相虽不露声色,内心却愤怒万分。只在此时他才想到,他未使会谈破裂并回家是否是个错误。希特勒是处于狂边缘呢,还是具有善恶二重性?若如此,张伯伦便有责任去打破僵局了。问题是怎样才能做到这点。

    在参加会议者中,他并不是唯一怀疑希特勒的神智是否健全的人。在德莱森旅馆,几个新闻记者在散布谣言,说捷克危机令元如此心烦欲狂以致爬在地板上咬地毯角。这种说法原系出自元的一名副官。该副官说,元已怒到“咬地毯”的地步了。“咬地毯”原系一句俚语;某些新闻记者竟按字面去理解。其实,此语应译成“走投无路”才对。如此幼稚无知,使元的副官们——他们很少见元火——觉得好笑。希特勒火时,一般是大议论半个钟头;偶尔若大声呵斥,那也片刻即逝。“数次这样‘狂’时我都在场”,魏德曼写道,“我要说的是,他的火,与那些脾气很坏又无自制力的人的火没有什么两样。”

    有些心腹相信,希特勒之火是为了效果。若果真如此,那么,那天下午的火,却使其对手处于守势。其时,张伯伦业已在草拟一封妥协信。信中,他建议由他出面探听捷克人的风声,看是否能作出安排,让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自行维持法律的秩序。

    23日早餐后,这封信被送过了河。由于根本不想妥协,希特勒认为这是对他的想法的断然拒绝。在与里宾特洛甫及其他顾问进行长时间的“激烈的”磋商后,希特勒写了一封很不友好的信作为回答。

    信的内容重复了他在会议桌上说过的话。因为信很长来不及翻译,希特勒便令施密特带着信去见张伯伦,当面进行口头翻译。施密特腋下夹着一个大牛皮纸信封,于下午3时左右离开了德莱森旅馆。快到彼得斯堡旅馆时,施密特现旅馆门口已围了一群记者。有位记者喊道:“你带的是和平还是战争?”施密特小心谨慎,未走漏风声,连肩也没有耸一耸。其时,张伯伦在凉台上,施密特被立刻带了进去。片刻前,张伯伦与汉德逊还在不安地来回踱步;见施密特前来,相刹时控制住了自己,似乎他是在偶然踱步。

    施密特回来后,希特勒焦急地问:“他说了些什么?他对我的信反应如何?”

    当他得悉张伯伦既不激动也不怒时,他明显地松了一口气。

    不到一小时,张伯伦便派两人渡河,给希特勒送来了答复。这封信既是妥协又是恶兆,是玩弄外交辞令的典范。先,他答应将希特勒的提议交给捷克人,要求希特勒给他一份详尽地阐述他的要求的备忘录。他建议,一俟收到元的备忘录,他便动身回英国。

    他们进行了二次会谈。这想必是张伯伦回国之威胁所致。双方同意,张伯伦于该晚前往德莱森旅馆,一方面去取备忘录,一方面去听希特勒对此所作的解释。会谈于晚1o时左右开始。由于参与会谈的人数增多,会议是在一小饭厅内举行的。汉德逊、寇克派特里克、里宾特洛甫和威兹萨克等人,围着希特勒和张伯伦成半圆形而坐,且坐得很随便。备忘录则由施密特翻译。希特勒要求捷军从地图——该地图系备忘录的附件——上所示的地区撤出。撤军将从9月26日开始,苏台德于28日正式割让给德国。

    “这是最后通牒!”张伯伦喊道,并举双手抗议。

    “是一道命令!”喜欢炫耀其德语的汉德逊用德语附和道。张伯伦拒绝将这样的一份文件转给捷克人。他说,且不谈其内容,其语调就足以引起中立派的愤怒。他怒斥了希特勒,好像元是他的一个不顺从的阁僚似的。

    希特勒被迫处于守势的时刻不多,而这是其中之一。

    接着在所提的日程问题上他又受到三位英国政治家的联合攻击,因为这份时间表给捷克人所留时间实在太短,无法从苏台德撤军并移交苏台德。由于这份计划既行不通又具有危险性,它有可能导致一场欧战。

    谈判因此陷入僵局。此时,有位副官进来了,给元带来一份电报。元草草看了一遍后,元将它交给施密特。施密特将它大声译成英语:“贝奈斯通过电台刚刚宣布,捷克各武装力量实行总动员。”

    最终打破沉默的是希特勒:“即使生了这一闻所未闻的挑衅。”

    希特勒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我当然仍将遵守诺言,在谈判期间不反对捷克斯洛伐克——无论如何,张伯伦先生,在您在德国逗留期间,我不会这样做。”这段话,因为是在心平气和中说出的,所以好像有点使人糊涂;但元接着说的话可就不可能被误解了。他言简意赅地说,捷克的总动员把一切问题解决了。张伯伦匆忙地指出,动员不外乎是个预防措施,不见得是进攻性措施;希特勒回答说,在他看来,总动员一事表明,捷克人无意放弃任何领土。张伯伦再次不同意此说。他辩论说,捷克人已原则同意苏台德实行自治,他们不会自食其言,出尔反尔。

    那么,何故总动员?希特勒紧追不舍。

    相说,先总动员的是德国嘛

    那你也叫它总动员?元尖酸刻薄地反驳说。接着,他又再次进行威胁:这次危机不会长期拖延下去了。他引用一句日耳曼的古老的格言:“恐怖之目标甚于无目标之恐怖。”他说,那份最后通牒,代表了他最后那句话。

    张伯伦说,既然如此,继续谈判便无意义了。“因为他亲眼看见他为欧洲和平的一切希望已破灭,他将带着沉重的心情返回英国。但是,他的良心是明如镜的;为了和平,他已竭尽了全力。不幸的是,他并未在希特勒先生身上找到回声。”

    希特勒最怕的是张伯伦拂袖而去,所以,他便急忙向他保证,在谈判期间,他决不会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此语有如一阵雷雨,使空气变得清新。“为了让您高兴,张伯伦先生。”沉默片刻后,他说,:在日程问题上本人将作出一个让步。我是很少向人让步的,您是我作让步的其中之一。我同意1o月1日作为撤退的日期。”

    在其他枝节问题上又谈了一阵后,张伯伦答应将此最后通牒转给捷克人。此时已是凌晨1时3o分了,众人只好休会。元对相为和平而奔波表示感谢,并向他保证,“捷克问题是他不得不在欧洲作的最后一个领土要求。”

    张伯伦在称心如意的“再见”声中离开了德国。

    目击他步出旅馆大门的人们,并未在他脸上看出他有一丝一毫的不快之感!

最新网址:www.qishuta.org

新书推荐: 女帝别闹,我还是个孩子! 被开门杀后,女总裁缠着要嫁我 喝醉后,错把小姨子当成媳妇! 美漫:人间之神,赛亚人混血氪星 龙族:路明非的成长人生模拟器 似她如花嫣然 屋檐之下 我能记录奇观 穿越后大将军非我不可 武侠世界的长生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