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九十九章 老朱:不愧是咱挑出来储君,咱眼光就是高!

第九十九章 老朱:不愧是咱挑出来储君,咱眼光就是高!

最新网址:www.qishuta.org

    朱元璋微微一笑,问道:“什么事呢?”

    “皇爷爷一介布衣起家,在群雄并起之时,逐鹿中原,驱逐鞑虏,定鼎天下,再造华夏。”

    “此诚千古未有之大功。”

    “自古得国之正,惟汉与明。”

    “盖因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

    “如今皇爷爷既为既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字如一。”

    “鼎革创新,为黎民开万世太平。”

    “但我大明自马上得天下,文治却要稍弱一筹。”

    “皇爷爷那日和我说,用读书人,杀读书人,孙儿诚以为然。”

    “但要用他们,就要先收天下读书人之心。”

    “孙儿建议,修一部古今未有之巨著,收天下读书人之心,将被胡虏入侵而丢失的文化传承,重新续补,彰显国威,造福万代。”

    “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包括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天下所有的人书,皆收集起来,编为一本巨著,皇爷爷以为如何?”

    朱元璋素来对被别人视为泥腿子而耿耿于怀,朱棣同样也因为被儒生说其粗野不通文,一直心中不平。

    所以,老朱才对他的文才这般看重。

    朱棣才下了大力气,修永乐大典。

    就是为了体现,咱家也是懂文化,有文化的人。

    故而修天下第一的大典。

    这个时代,谁家有一座藏书楼,藏了几百上千本书,那是被无数文人羡慕无比的事情。

    有藏书的家庭,都会文人学子追捧。

    历史上,朱棣编的《永乐大典》,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华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但后来,相传正本消失不见,有传言称被嘉靖皇帝带到帝陵中,是否属实,尚不可知。

    而副本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留存于世的只有几百卷。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了。

    不过,朱允熞提出编书,除了传承古代的文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他想在编书的时候,将自己写的教材,也编进去。

    比如说微积分,比如说万有引力,再比如说三大运动定律,再或者是元素周期表,甚至还可以有电的三大定律……

    虽然朱允熞对这些知识,掌握都不深,只知道一些皮毛。

    按后世的标准来说,编教材是肯定不够资格的。

    但在这个时代,只要他将这些想法写出来,都不用写很详细,就是惊天动地之举。

    至于后面怎么开发运用,深挖这些定律。

    世上聪明人何其之多?

    只要给他们一些启发,有一束光,他们就能完善发展。

    华夏文明,将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将所有的国家,都远远甩在身后。

    但编书不是小事,他也没有把握,老朱会不会同意呢?

    相传,在此之前,解缙曾经提出编篡一部大型类书的建议,但老朱却没有同意。

    不过,朱允熞觉得,老朱拒绝解缙,应该另有原因。

    他不太清楚具体的情况,只是隐隐这么觉得。

    “好啊!这个主意好!”

    老朱猛的一拍桌案,激动的站了起来。

    “收天下之书,汇著编成一本大典,好主意!”老朱哈哈大笑,来回踱步,兴奋万分。

    朱允熞目瞪口呆。

    没想到,老朱对于编书的兴趣,竟然这么大。

    不过,想想也正常。

    老朱小时候识字不多,只能算是堪堪入门。

    但后来哪怕四处征战,却始终不忘学习读书识字。

    足见他对于知识的渴望和重视。

    要不然,当皇帝之后,也无法处理那么多奏章。

    要知道,读这个时代的人写的文章,可是需要相当高的文化素养。

    尤其是很多大臣,还喜欢写文绉绉的文章,极为生僻难懂。

    编大典这种事,正好切中老朱的心怀。

    只是既然如此,当初他为何对解缙修书的提议,无动于衷呢?

    朱允熞暗暗思索着。

    这在这时,便听得老朱问道:“依你之见,这本大典,应由何人主持编纂呢?”

    随即,他不等朱允熞回答,又似是自言自语的说道:“这得找一个精通百家典籍,学富五车的大儒来才行。”

    这句话似乎暗有所指?

    朱允熞一下子明白过来,笑道:“皇爷爷,孙儿连这本大典的名字,都想好,就叫《洪武大典》,至于总编纂,孙儿以为,非皇爷爷莫属。”

    朱元璋闻言,先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

    “洪武大典这个名字,委实不错,好名字。”

    “不过,咱老朱的文化,担任总编纂真的行吗?恐怕还是另请大儒为好吧?”

    朱允熞一听,便知道自己这个马屁,算是拍对了。

    老朱心中高兴着呢。

    只是要故意做出谦虚的样子。

    说不定当初对解缙的提议,不予理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好自己出面,所以干脆不理。

    至少也是原因之一。

    之前一直有传闻说,老朱拒绝之后,还问过要如何编篡,只是后来就没有下文了。

    “皇爷爷乃当今天子,功比三皇,德比尧舜。洪武大典,汇聚华夏千年文化之精髓,理该由皇爷爷任总编。”

    “而且,皇爷爷亲自担任总编,也可以体现天子对文化的重视,收买天下读书人之心。”

    “再者,什么内容适合编入进去,什么不适合,也需要皇爷爷把关。”

    朱元璋摸了摸胡须,显然已十分心动。

    其实朱允熞还猜错了一点。

    老朱当初拒绝解缙编书的提议,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解缙反对他看很多杂书。

    解缙认为皇帝应该多看儒家经典,不能沉溺于未经挑选的书籍。

    应该由大儒挑选书籍,供皇帝阅览。

    那些“有害”的书,不能给皇帝看。

    说白了,就是想限制老朱看书的自由。

    最好是由他们读书人,来圈定皇帝看什么书,不看什么书。

    提出编书,也是这个原因。

    不符合他们认可的,就不编进去,不让皇帝看到。

    老朱这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上他的当呢?

    只不过,为了表示自己重视文化,口头上还是赞赏了一番。

    对于他的建议,却置之不理,完全不采纳。

    现在朱允熞提出让老朱自己把关,自己决定,他的兴趣可就大了。

    不用受那些儒生的限制,还可以博一个千秋美名。

    他心中这般想着,嘴上却又说道:“可咱已年老体衰,只恐精力不济啊。”

    “皇爷爷只管放心,孙儿早有了想法,可另选大儒把关,皇爷爷最后挑选其中一二,审核把关即可,不用费多少精力。”

    朱元璋轻轻点头,对他的说法,表示认可。

    大功告成。

    朱允熞喜出望外,便立即趁热打铁。

    “孙儿不才,或许勉强可以担任副编纂。”

    “再挑天下读书人,选鸿儒学子,编篡大典。”

    “两位哥哥也正好可以参与,一则皇家子弟都参与其中,以体现重视。”

    “二来孙儿以为,两位哥哥也正好借此修身养性,饱读诗书,对未来有无穷好处。”

    将这两个丢去编书,他们就不能阻碍自己办事,给自己添乱了。

    皓首穷经,关在阁楼中读一辈子的书,才是他们最好的去处。

    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读书,也是对他们的关爱啊!

    每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多好!

    而且,朱允炆,朱允熥隐隐都有走向“邪路”的趋势,让他们读书,从此“改邪归正”,对他们还不够好吗?

    这番安排,也足见他这个弟弟对两位哥哥的良苦用心。

    老朱绝不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他自己,既然老朱都当总编了,他身为储君,又是当世最有“才”的诗词大家,当一个副总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好!好主意!”

    果然,老朱听他一说,击掌赞叹。

    “熞儿你才高八斗,为天下公认,正好担任副总编,这番安排,当真最合适不过了。”

    “你对两位哥哥这番用心,这等情谊,他们一定会谨记在心的。”

    嗯,他们肯定会恨我的。

    不过,没关系。

    我不在乎。

    朱允熞在心中默默想着。

    “都是亲生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我岂有不为他们着想之理?”

    老朱看着他,目光十分满意,宠爱之意,已溢于言表,对朱允熞,也是越看越满意。

    不愧是咱挑出来的储君。

    咱的眼光,真是又准又高。

    “好,好,好!此事就这般定下来了,具体的编篡事宜,伱只管放手去办。”

    “皇爷爷。”朱允熞见老朱正在兴头上,知道机会来了。

    “孙儿还想自己也写几本书。”

    这个时代出书可不是小事。

    自古有三不朽的说法。

    立德,立功,立言。

    实际上,立德依赖外界的评价,见仁见智。

    有人批评,就有人赞扬。

    特别是处于利益场中。

    只有死去的圣人,还会被认为有大德。

    活着的人,非常难。

    而且,封建礼教所认可的德,往往还十分“变态”。

    比如说,家里没米吃了,婆婆蛮横不讲理,生气的打媳妇一顿,责怪媳妇。

    然后,媳妇将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给婆婆吃。

    这就是“有德”了。

    吃人的德!

    立功则需要对天下对出大功,对读书人来说,非常困难。

    唯有立言,这是无数文人最为追求的事情。

    许多读书人都以“立言”为第一要务,以求不朽。

    朱允熞此前已写出惊世之诗词,但几首诗词,毕竟不如专门的经典著作。

    他若以七岁之龄,著书传世,必定会轰动朝野。

    老朱哈哈笑道:“你小小年纪,还想自己写书啊?”

    “皇爷爷,难道不可以吗?”朱允熞抬头,望着老朱,脆生生的问道。

    稚嫩的脸庞,目光中满是希翼之色。

    老朱认可他写书了,他就可以将后世的很多知识,都写出来。

    恐怕会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吧。

    “可以,当然可以。”老朱高兴无比,走了过来,一把将他抱起。

    “咱老朱家的孙子,七岁能文,还能出书立传,这传扬出去,是多大的佳话啊!”

    “咱老朱家,乃天子之家,是天下间最有权势之家,也是最有才华之家,天下还有谁家能及?哈哈哈哈……”

    老朱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御书房内。

    (本章完)

最新网址:www.qishuta.org

新书推荐: 军婚娇宠,酷飒军嫂在八零赚翻了 京城佛子高不可攀!私下却为她下跪! 灯花笑 我在亮剑杀敌爆装备 通房有香气 枯萎不渡 歧途 觉醒后全家偷听我心声逆天改命 全能中锋 曹操跟我打天下